飞上月球教案5篇

时间:
Trick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应该具备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教案的准备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下是92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飞上月球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飞上月球教案5篇

飞上月球教案篇1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讨论初步认识月球及其未解之谜。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积极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月球的神秘和魅力。

【教学时间】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导入,质疑入谜

1、课件展示月亮清幽图片。

(配有音乐、字幕和朗诵:夜幕降临,一轮明月悬挂在高高的夜空,那皎洁的月光曾引起人们多少美好的遐想!朗诵完后,音乐犹在。)

2、师述:

望着它,你会有哪些美好的遐想呢?

二、自主感悟,读文寻谜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看看读过后,你最想说些什么?相机理解费解、奇异等词语,并指导读相关的.语句。

出示宇航员登上月球的课件:指导读第2自然段,读出奇异之美。面对这奇异的景色,你有哪些疑惑?

2、默读,画出文中的月球之谜。指导读出问的语气。

三、合作探究,小组探谜

1、猜谜:

你对哪些谜最感兴趣?请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它们进行一下自己的猜想。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天文学家呢!

2、小组交流后,代表发言。

3、月球资料展示:

⑴ 同学之间自由交流、介绍自己查找到的最感兴趣的资料。

⑵ 汇报自己最感兴趣的资料。

四、积累拓展

1、课件展示月亮清幽图:

古往今来,人们赋予月亮各种各样的情感,有数不清的关于月亮的神话传说、诗词歌赋。你都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句?

2、鼓励学生上本年级的阅读网站查阅相关资料,发表感想。

?板书设计

月球之迷

神秘 费解

飞上月球教案篇2

知识点精析

■重点字词梳理

⑴需要掌握的字的读音

“悬”不要读成“xiàn”“xián”;

“遐”不要读成“jiǎ”;

“努”不要读成“lǔ”;

“藻”不要读成“zhǎo”。

⑵重点字词的意思

悬挂:挂在空中

奥秘:深奥而神秘

探索:多方寻求答案;研究。

■整体阅读感知

一、文章主旨

?月球和自述》是一篇说明性课文。通过自述的方式来介绍了月球的知识,使学生读起来感到特别亲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

二、文章结构:

1、第一自然段:人们的.遐想

2、第二自然段:月球的景象

3、第三至六自然段:月球之谜

4、第七自然段:月球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等我们去探索。

■重点问题探究

(一)第一自然段

1、想象夜幕降临,皓月当空的景象。人们都会有哪些遐想呢?

--美丽的月亮是多么迷人呀!(语气要轻柔舒缓,读出皓月当空的优美景象。)

(二)学习第2自然段,了解月球的荒凉

读读第2自然段,读后想想:为什么说月球的景色十分奇异?

--月球是一片荒漠

(三)学习3--6自然段,了解三种难解之谜。

默读3--6自然段,你在阅读中发现了哪些月球之谜?

这个谜有什么地方让人难以理解?

谜之一:

把细菌撒在从月球带回来的尘土上,细菌一下子都死了,难道这些尘土有杀菌的本领吗?

谜之二:

再看看用植物做实验的结果:把玉米种在月球的尘土里,和在地球土壤里生长没有明显不同。可是,水藻一旦放进月球尘土,水藻就长得特别鲜嫩青绿。

谜之三:

一项研究结果说,月球上曾经有过火山活动。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估计它的年龄已有46亿年,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比地球的年龄还大?或者是月球的火山活动比地球还早?这又是一个谜。

(四)学习第7自然段

想一想:月球真是个神秘的星球啊,看看月球还有哪些未解之谜?

飞上月球教案篇3

教材分析

?飞向月球》完整地记叙了宇航员第一次飞向月球并登上月球的经历,告诉我们月球很有开发价值,激发人们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全文共7个自然段,可分为3段:第一段(1—4),写了三名宇航员乘宇宙飞船飞向月球。第二段(5—6),写两名宇航员登上月球。第三段(7),写人类发现月球很有开发价值。课文以“飞向月球”为重点,首先交代宇航员离开地球的时间和方法,接着写了宇宙飞船脱离地球引力产生“失重”现象后宇航员们工作、吃饭和休息时的情形,最后写飞船接近月球,两名宇航员乘登月舱在月球上着陆。

教学目标

1.学会读本课6个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先…再…然后…”写一段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凭借课文语言材料,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1—4)小节,即“飞向月球”部分,了解宇航员飞向月球的经过和现代宇航事业的发展情况,激发热爱科学、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字词的预习情况利用早读等时间解决。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教师谈话:前阶段,我国宇航事业中取得了一项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你知道是什么吗?

2.如果杨利伟来到课堂,你想对他说什么,你想问他什么问题?

二、络查找加深体验

1.教师:接下来,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起进入精彩的络世界,找到杨利伟叔叔,去揭开太空之旅的神秘面纱,领略其中的奥妙吧!你还可以约上好朋友一起查找!

2.学生用“ɡooɡle、百度”搜索器,输入“杨利伟太空之旅视频”观看上的自拍录像、图片和文字资料。

3.络中的太空之旅让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

三、学习课文彰显个性

1.教师:其实,早在1969年7月16日,美国三名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乘坐“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飞向太空,并在月球上安全着陆,迈出了人类踏上月球的第一步。现在让我们与航天英雄一起感受那惊心动魄的一刻……(出示课文)读到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读课文,感悟语言材料。

3.同桌互相交流自己读课文的感受。

4.全班交流,指导朗读重点句子。

四、课外拓展解决疑问

1.教师:除了课文的信息,你还想了解人类第一次登月的哪些情况?

2.学生提出问题,找到与自己有同样疑问的同学一起上查找资料,进行。

3.全班交流自己的问题与答案。

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飞向月球

知道了“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和柯林斯”他们……

2.今天,老师带来一个好消息,我们有机会加入“见习宇航员”的队伍,愿意的同学请举手。

3.那么,我们进行一个简短的入队仪式,全体起立,“欢加入见习宇航员的队伍,我们鼓掌表示通过”。——请坐下。

4.现在就有一个飞行任务交,跟着课文中的三名宇航员一起——飞向月球(生读课题)。临行前,老师有个小小的愿望,你们能否把旅行中有趣的经历认真地记录下来,带回地球,跟我和客人老师一起分享?

5.那我们准备出发吧,穿上价值三十万美元的宇航服,登上“阿波罗11号”飞船,准备发射,倒计时开始,10、9、8、7、6、5、4、3、2、1升空!(音乐起,学生开始自读课文,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下有趣的见闻)。

二、精读体悟

1.现在,老师已收到部分队员发回的信号,请求飞回地球。

2.很高兴,大家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回到了地球,不知道你们带回了什么有趣的见闻,能否让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学生交流:(说到哪儿讲到哪儿,但建议作适当引导,避免先讲第六自然段后面的文章)

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交流后出示:“感到自己的身体轻飘飘的,无法在

座舱里站稳,稍一抬脚,就会跳起三四米高。”

2.通过朗读表达你的体会。

3.那么,当你刚抬脚,就跳起三、四米高,你心里害不害怕?能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吗?

4.还有哪些宇航员也认为这很有趣的,请你们一起通过朗读来表达你们的体会。

学习第三自然段

1.交流后出示:“因为失重的'缘故,座舱里没有上下左右和正反之分,所以,他们可以飘在空中睡,也可以头朝下、脚朝上悬着睡。”

2.在空中睡觉你感觉如何呢?(轻飘飘的,自由自在)请你读出这种感觉来。

3.谁还愿意来轻飘飘一回的?

4.指导朗读

5.交流出示:“吃的‘饭’是特制的。吃的时候,先要把食品放在塑料袋里,再灌进水,把食品捏成糊,然后像挤牙膏似的把食物挤进嘴里。如果是吃花生米一类的硬颗粒状食物,就要让它们漂浮到空中,然后像鱼儿觅食一样在空中捕捉。”

6.请你通过朗读来感受吃饭的特别。

7.指导朗读:个读——小组读——齐读

学习第六自然段(提前要求阅读飞向月球助读第141—143页)

1.交流出示:“月球上没有宫殿,也没有嫦娥和玉兔,只能看到广袤的荒原上高山耸立,巨石嶙峋。”

2.当你登上月球时看到高山耸立,巨石嶙峋时,你有什么感受?

3.指导朗读

4.“随着太阳光线角度的变化,月球的表面呈现出各种奇异的色彩,有时是灰色的,有时是棕色的,有时是黄色的。”

5.抓住三个“有时”来指导朗读。

6.“最令宇航员百看不厌的是地球,它发出耀眼的蓝色和白色的光芒,漂浮在茫茫的宇宙中”

7.景色的确太美了,棕黄色的陆地镶嵌在蔚蓝色的海洋中,还不时有几朵美丽的云彩在上面飘荡,在月球上看地球真是太美了,真是令人——百看不厌。来,你来读好它,感受一下它的美。

8.美吗?谁再来?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令人百看不厌的美景。

师:我们都觉得这次旅行非常有趣,也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景色,那么大家是否留意过身边的三名宇航员,他们在干什么呢?

1.“他们在座舱里飘来飘去,仔细地检查一个个开关,还不时地和地面指挥中心联络着……”

a.你亲眼目睹了他们工作的情形,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老师听了也非常的佩服,你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赞一赞他们吗?

c.指名读

d.我们一起来赞一赞这几位工作认真的宇航员。

2.“舱门打开了。阿姆斯特朗小心翼翼地沿着等月舱的扶梯下来,在月球表面留下了深深的脚印。”

指好“小心翼翼”这个词语,再指好句子。

3.“宇航员们在月球上采集了不少土壤和岩石标本,拍摄了许多照片,带回了地球。”

a.经科学家研究分析――接读课文至结束

b.大家查找过资料,具体是哪种元素呢?

(铝、钙、碳、硅、钛、镁、钾等66种元素)

c.这些元素就是我们地球上所缺乏的资源,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资源将会被充分利用起来,月球也将成为我们人类另一个家园。

三、拓展

1.各位见习宇航员,请问我们现在能否到月球上居住?能说说原因吗?

2.那你想为月球成为人类的另一个家园做些什么?

3.除了66种元素,你还有本课相关的哪些资料推荐共享?

4.课外收集资料,以“神奇的宇宙”为题,写一份板报稿。

5.听了大家的设想,老师信心倍增,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之下,不久的将来月球一定能成为我们人类的另一个家园,一起努力吧!

飞上月球教案篇4

教学准备:

1、 带生字的词语卡片。

2、 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

3、 学生查找有关月亮的资料,可以是有关月亮的故事、诗歌或知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2、 观看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纪录片,相机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

1、 自由轻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或词语做个记号,可以向你的学习伙伴请教,也可以向字典求助。

2、 课件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学生在小组内认读。

3、 鼓励质疑,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学生能解释的请学生解释,不能解释的,指导学生边学课文边理解。

4、 游戏:猜一猜。

从学生的描述中猜测他讲的是哪个词语。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中提到的未解开的月球之谜和已解开的月球之谜。

2、 找出你最想读的段落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让你的学习伙伴也对它感兴趣。

3、 小组合作,展示朗读。

四、理解词语,书写生字

1、 读课文过程当中,相机指导理解词语。

2、 指导书写词 语“悬挂”“奥秘”“努力”“估计”中所含生字:悬、奥、努、估。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感悟

1。 小组选择感兴趣的“月球之谜”进行探究性学习。

(1)我们最感兴趣的月球之谜是 ;

(2)我们要找到相关的段落读一读;

(3)让我们合作划出重点词句;

(4)你所选择的月球之谜是否已解开?

2。 各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并相机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并鼓励学生积累。

3。 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时,请学生找到相应的段落,教师指导朗读。

三、拓展延伸,鼓励质疑

1。 课文中提到了许多有关月球的知识,还有令你费解的吗?(鼓励学生质疑)

2。 你所提的问题人类是否已经解开?

如有学生知道可当堂解决,如不了解,鼓励学生课余查阅资料。

四、指导写字

引导学生比较“菌”“藻”,书写“菌”“藻”“项”“遐”。

五、积累词语

鼓励学生课余把词语表里的词语及课文中喜欢的词语或句子抄写在积累本上。

飞上月球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月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课文中列举了有关月球的哪些未解之谜,《月球之谜》教案。

2、培养学生就掌握的情况,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月球是个什么样的世界,文中写了哪些未解之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以现问题,进出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观看与月有关的图片,读有描写月亮的诗句。

2、引发联想:这是诗人的遐想,你有哪些遐想呢?你最想知道月亮的什么情况呢?(生交流分享)

3、引入课题:既然同学们和老师一样,对月球产生了神奇的向往,那我们来学习《月球之谜》(板书),去看看月球上到底是什么样子,有什么?请打开书本93面,带着你想了解的.问题,把课文熟读一遍。

二.引导学习:

1.文章哪一段介绍了月球的样子?(指名读)

2.究竟有怎样的景色呢?请聪明的孩子读成一个词,教案《《月球之谜》教案》。(十分奇异)(板书)

3.谁能说一个与“奇异”意思相近的词?

4.那么,月球到底有多奇异呢? 指名读,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像情景。

5.这些情景中,你觉得最奇异的是什么。 生自由发言,师引读――荒漠――文中哪些内容最能让你理解敬请荒漠的意思?请找出来,画上波浪线。(指导熟读)

6.同学们想一睹月球的真面目吗? (出示图片,讲环形山)

7.回顾,引出“黑沉沉”ABB式词语。同学们还能说出几个类似的词吗? (让学生自由发言)引出:挑战自己——用类似的词说说你对月球的印象。 如:金灿灿 光秃秃 亮闪闪

8.引读,用“景色十分奇异”过度到下面的环节。

9.自由读3到6段。看文中列举了哪几个实验,有什么结果? (引导填表,深入阅读) 重点引导学生在第二个和第三个实验中,能提出自己的疑问。(突破难点)

10.引读表中内容,引出"令人费解".谁能用另一个词替换一下"费解". 难懂 迷惑不解

11.是的,令人费解的月球之谜实在太多.那么如果给你一些尘土,你会做个什么实验? (生发挥想像,交流分享,)

12.一起读读第七段,你能读懂点什么?

13.是的,月球之谜实在太多,我们有待继续探索.此时此刻,你对月球有了新的认识,如果你成为第一个上月球的中国人,你此刻正站在月球上,你想对全世界人们说点说点什么?

14.总结语.

飞上月球教案5篇相关文章:

画地球大班教案5篇

夏天到小班教案最新5篇

中班橘子教案5篇

做纸花教案5篇

幼儿识字游戏教案5篇

有趣的叶子科学教案5篇

排队教案5篇

阅读教案优秀5篇

健康中班教案5篇

水的魔术教案5篇

飞上月球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60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