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应用题教案8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在准备教案时,教师们会关注课程的整体评估与反馈机制,通过互动式的教案,学生能够在交流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92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分数应用题教案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分数应用题教案8篇

分数应用题教案篇1

教学内容:课本练习四的第6~10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应用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解答分数乘法应用题。

2.培养分析能力,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重点: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找准单位1

教学难点:依题意正确画图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先说出下列各算式表示的意义,再口算出得数。

2.指出下面每组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2)梨的筐数的和苹果的筐数相等。

(3)白羊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

3.教师给上面的第2题每个小题补充一个已知条件,再要求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解答。

(1)有40筐苹果,梨的筐数是苹果的。()?

(2)梨的筐数是和苹果的筐数相等,有40筐。()?

(3)有40只白羊,白羊的只数的等于黑羊的只数。()?

(4)白羊的只数相当于黑羊的,有40只黑羊。()?

二、新授。

1.出示例3。

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1)指名读题,说也已知条件和问题。

(2)怎样用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

先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画线段图。

再画一条线段,表示谁储蓄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6份,再画出与这样的5份同样长的线段。

然后画一条线段表示谁的钱数?画多长?根据什么?引导回答:

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3份,再画出与这样的2份同样长的线段。

教师画:

(2)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学生说出,从已知条件或从问题分析,说出要求小新储蓄的钱数,必须先求小华储蓄的钱数。因此这是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3)确定每一步的算法,列式计算。

①求小华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数是小亮的

把小亮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8的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②求小新储蓄的钱数怎样想?

引导学生回答:根据小新储蓄的钱数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数看作单位1,就是求15的是多少,所以也用乘法计算。列式:

(元)

把上面的分上步算式列成综合算式,该怎样列?

(元)

(4)检验,写答语。答:小新储蓄了10元。

2.做一做。

让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19页下的做一做,先画线段图表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独立解答后,进行订正。指名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确定计算方法的。

3.小结。

从上面的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看,与前一节所学的一步应用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怎样判断计算方法?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今天学的是连续两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解答这类应用题的关键是要能正确地判断第一步把谁看作单位1,第二步把谁看作单位1。

三.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四的第6、7题。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什么?

解答这类分数乘法两步应用题关键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四的第8~10题。

教学反馈:

分数应用题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进一步弄清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和相应的列方程解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的联系和区别.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明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难点

明确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联系和区别.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在前边,我们已经学习了稍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这两类应用题在分析解答

时易混淆.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对这两类应用题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新知

(一)出示例8的4个小题.

1.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多 ,篮球有多少个?

2.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多 ,篮球有多少个?

3.学校有20个足球,篮球比足球少 ,篮球有多少个?

4.学校有20个足球,足球比篮球少 ,篮球有多少个?

(二)学生试做.

1.第一题

解法(一)

解法(二)

2.第二题

解:设篮球有 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3.第三题

解法(一)

解法(二)

4.第四题

解:设篮球 个.

解法(一)

解法(二)

解法(三)

(三)比较区别

1.比较1、3题.

教师提问:这两道题中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这两道题都是把足球看作单位“1”,单位“1”的量是已知的,求篮球有多少个?

就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不同的是(1)题篮球比足球多 ,而第(3)题是篮球比足球少 ,计算进一个要加上多的数,一个要减去少的个数.

2.比较2、4题

教师提问:这两道的第二个已知条件有什么不同?解题思路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观察讨论.

(2)全班交流.

(3)师生归纳.

这两道题都是把篮球看作单位“1”,而且单位“1”的量者是未知的,因此要设单位“1”的量为 ,根据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答.熟练之后也可以直接列除法算式解答.

三、巩固练习.

(一)请你根据算式补充不同的条件.

学校有苹果树30棵,________________,桃树有多少棵,

1. 2.

3. 4.

5. 6.

(二)分析下面的数量关系,并列出算式或方程.

1.校园里有柳树60棵,杨树比柳树多 ,杨树有多少棵?

2.校园里有柳树60棵,杨树比柳树少 ,杨树有多少棵?

3.校园里的杨树比柳树多 ,杨树有25棵,柳树有多少棵?

4.校园里的柳树比杨树少 ,杨树有25棵,柳树有多少棵?

四、归纳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对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进行比较,找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些对于我们正确解答分数应用题有很大帮助,大家一定要掌握好.

五、板书设计

数学教案-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对比

分数应用题教案篇3

例1学校食堂共有大米和面粉共85千克,运出大米的和面粉的75%后,仓库里面粉和大米共剩26千克,仓库里原有大米、面粉个多少千克

?解析】用算术方法解答,很难寻找题中的'对应关系,非常复杂,用方程解答,较容易找出等量关系。

解:设大米有x千克,则面粉有(85-x)千克。

答:食堂有大米38千克,面粉47千克。

例2某商场家进口了一批洋娃娃,他们发现如果每件按定价卖出,每件可获利润25元,如果按定价的60%出售,则亏损21元。该洋娃娃的购入价是多少元

?解析】按照元定价的60%出售,则亏损21元,可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方程来解答。

解:设洋娃娃的购入价为x元。

答:洋娃娃的购入价为90元。

例3小李把10万元存入某银行,定期2年,年利率为2.79%,到期要交纳20%的利息税。请你帮他计算存款到期时可得到多少利息。

?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百分数应用题,比较简单,但是贴近我们的实际生活。计算利息时一定要套用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但是在这题里,我们还有一个需要注意,还要缴纳利息税,所以计算时一定要记得扣除。

解:100000×2.79%×2×(1-20%)=4464(元)

答:存款到期时能取到4464元的利息。

分数应用题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两类应用题。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找准量和率之间的对应关系是教学中的重点;能够画出较复杂应用题的线段图是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基础知识

教师谈话:我们已经复习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三类应用题。这节课,我们在前两节课的基础上,继续复习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板书: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复习)

投影出示如下习题:

1、读题列式并按要求改编题:

①一本书100页,读了60页,读了这本书的`几分之几?

学生读题:

如果把问题改成读了百分之几应如何解答?

样列式计算?

③如果把一本书的页数当成问题,如何编题?怎样列式计算?(板

2、补充问题。

(1)六一班有男生30人,女生20人,_______________?

可以求什么?从最基本的想起。

学生读题后补充问题并列式:

①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②女生比男生少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③男生是女生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④男生比女生多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可以求什么?从最基本的想起,

学生读题后补充问题并列式:

①女生有多少人?

②全班共有多少人?

③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④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3、回答问题。

师述:大家做一个比赛,看谁想得多?(学生自己在本上独立完成。)

③甲是甲乙差的4倍。

⑤乙是单位1。

4、小结。

通过刚才的练习,我们复习了分数、百分数的哪些类型应用题?它们各自的解法是什么?

(二)画线段图分析解答

投影出示如下练习:

1、录音机每台降价30%后,售价350元,这种录音机原来售价多少元?

①学生读题;

②学生自己画图列式;

③订正画图;

④指名列式。为什么不是350(1-30%)?

⑤那为什么也不是35030%?

2、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20%,第二天修了200m,第三天修的是前两天的总和,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3、一根绳子截去20%后,再接上6m,结果比原来的绳子长了30%。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图。

4、一根绳子截去20%后,再接上6m,结果比原来的绳子长了1.5m,这根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三)综合练习

1、题组训练(只列式不计算)

共多少吨?

箱重量正好相等,原来两箱桔子各有多少千克?

老师用投影出示下图帮助学生理理解题意。

学生课后完成。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教学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复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这一类应用题。通过补充问题这种方式,使学生能够把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方法进行复习,并且打开解应用题的思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第二部分是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这部分的应用题具有典型性,要求学生能够画图进行分析,通过线段图找准量和率的对应关系,能够顺利地解决分数、百分数应用题。

第三部分是深入理解三种应用题的解题思想,综合应用知识。这部分应用题比较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综合应用所学过的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发散思维的机会,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一些有关保险的简单知识,知道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费的含义,会根据保险费的计算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2.介绍一些有关税收的知识,向学生进行公民应依法纳税的。

3.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保险金额、保险费率和保险费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甲数是12,乙数是15。甲数是乙数的百分之几?乙数是甲数的百分之几?

2.甲数是120,它的75%是多少?

3.( )与( )的比率叫做利率。

4.利息=( )×( )×( )

师述:前几天我们学习了有关储蓄的知识,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保险和税收的知识。

板书:百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导入。

师述:为了减少企业、个人财产和生命遇到灾害时所受的损失,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开办了各种保险业务。在一定时期内,参加保险的企业或个人向保险公司交纳一定数量的保险费,如果财产或人身受到自然灾害(如洪水,干旱等)或意外事故,造成损失,保险公司就负责按照预先的规定给予赔偿。

板书:交到保险公司的钱叫保险费。

师述:参加保险的财产价值称为保险金额。

板书:保险金额

师述:保险费是由保险金额乘以保险费率得到的。保险费率和银行利率一样,是由保险公司确定。

板书:保险费率

板书: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2.出示例3。

例3林海家参加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家庭财产保险,参加保险的财产价值是9800元。如果每年的保险费率是0.3%,林海家每年应付保险费多少元?

(1)学生读题。

(2)问:这道题求什么?

(3)问:怎样计算保险费?

板书:9800×0.3%=9800×0.003=29.4(元)

答:林海家每年应付保险费29.4元。

追问:为什么用9800×0.3%,而不是用9800÷0.3%?

3.练习。

赵华家今年参加家庭财产保险,保险金额是8000元,保险费率是0.3%。需交保险费多少元?

4.税收的意义。

师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________,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我国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在税法中规定:每月收入不高于800元的,免缴个人所得税;月收入超过800元的,每月收入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分九级按5%~45%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月收入超过800元而又不高于1300元的',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应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5.出示例4。

例4张文父亲的月工资是1000元。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每月工资收入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按5%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张文的父亲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1)学生默读题。

(2)问:每月工资收入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指的是什么?

(3)指名说思路。

(4)应怎样列式计算。

板书:(1000-800)×5%

=200×5%

=10(元)答:张文的父亲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10元。

6.练习。

歌舞团演员王华参加一场演出,取得收入3000元。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演出收入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按20%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此次演出后,王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7.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述:今天我们学习了有关保险和税收的知识。知道了怎样来计算保险费和应纳个人所得税的方法,还知道了这两种类型题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

(三)巩固反馈

1.填空:

保险费=( )×( )

保险费率=( )÷( )

2.八一小学为117名老师投了家庭财产保险,每家保险的金额定为8000元。如果按每年交纳0.3%的保险费率来交保险费,学校一年为老师交纳保险费多少元?

3.一个图书馆对325万元的图书进行了防火保险。如果每年的保险费是1300元,那么防火保险的保险费率是多少?

4.一个事业单位的全体职工去年参加了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每年的保险费率是0.2%,每人的保险金额都是5000元,这个单位去年向保险公司交纳了1200元保险费。这个单位共有职工多少人?

5.小霞母亲的月工资是1200元。按个人所得税法规定,每月工资收入扣除800元后的余额部分,按5%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小霞的母亲每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6.东路小学600名学生去年都参加了平安保险,每人保险金额是8000元,保险费率是0.1%。结果去年有两名学生意外受伤,每人得到赔款1200元。这些赔款占全校交纳保险费总额的百分之几?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从概念入手,给学生讲清了有关保险和税收的意义以及计算方法。对学生进行了自我保护和遵守国家法律的。由于学生对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多少已经比较熟练,故在课堂中讲解的较少,着手于对题型的认识和分析解题思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对应用题的分析、比较、解答的能力。

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教案篇6

教学内容:

p17~19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并会正确解答这类应用题。

2、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共同的探讨中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两次判断谁作单位“1”的量。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指出下面每题中的两个量,应把谁看作单位“1”。

(1)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2)图书总数的是科技读物。

2、指出下面各题中的两个分数,各把什么看作单位“1”。

(1)苹果的重量是橘子的,梨的重量是苹果的。

(2)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足球的个数得排球的。

3、一根电线长10米,用去,还剩下这根电线的几分之几?还剩多少米?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1、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2、创设情境,引出例题

小亮、小华、小新三人在说班里同学们理想,请看他们的对话:

小亮:我们班有36人。

小华:的同学长大后想成为教师。

小新: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是想当教师人数的。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3、动手操作,理解题意,学生动手画线段图

4、主动尝试,解答例题

(1)讨论,学生交流解题方法,并尝试解答。

(2)汇报,学生说解题过程,第一步求什么?第二步求什么?

板书:想成为教师的人数:36×=12(人)

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12×=9(人)

(3)追问:第一步求想成为教师的人数,就是求什么?

第二步求想成为科学家的人数,就是求什么?

三、巩固深化,拓展思维

p18第4题。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的是什么?谁是单位“1”?

四、小结

在解答应用题时,每一步都要找准单位“1”,如果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用乘法进行计算。

五、课堂练习,辅助消化

1、p19第9、10题。

2、p19第6题。

六、课外补充,拓展延伸

1、三个修路队合修一条公路,甲队修了12千米,甲队修的等于乙队的,丙队修的相当于乙队修的。丙队修了多少千米?

2、有三筐苹果,第一筐苹果重28千克,第二筐苹果是第一筐的,第三筐苹果的重量比第二筐的多5千克。第三筐苹果重多少千克?

分数应用题教案篇7

教学重点:

1、掌握两步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2、画线段图分析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渗透对应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引新

1.指出下面分率句中谁是单位1(课件一)

①乙是甲的;

②小红的身高是小明的

③参加合唱队的同学占全班同学的;

④乙的相当于甲。⑤1个篮球的价钱是一个排球价钱的倍。

2.口头分析并列式解答

①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华储蓄了多少元?

②小华储蓄了15元,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3.引新:刚才复习的两个题,同学们完成的很好,现在将这两个小题,组成一道题,你还会解答吗?(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出示课题--分数应用题。

二、探索、悟理

1.出示组编的例题

例2小亮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元?

学生审题后,教师可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

①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②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又是什么意思?谁是单位1?

思考后,可以让学生试着把图画出来。

(演示课件)

然后请同学说出思路,讲方法,教师同时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根据小华储蓄的钱是小亮的,把小亮的钱看作单位1,可以求出小华储蓄的钱:。根据小新储蓄的是小华的,把小华的钱看作单位1,再标出小新的储蓄钱:。

由此基础上试列综合算式:

2.做一做

小华有36张邮票,小新的邮票是小华的,小明的邮票是小新的,小明有多少张邮票?

1)可先让学生一起分析数量关系,然后独立画图并列式解答。

请一名中等学生板演。

(张)

(张)

答:小明有40张。

③你能列综合算式吗?

三、归纳、明理

1.在上述两个题研究探索的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用连乘解答的题有什么特点?解题思路是什么?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可把解题思路用语言归纳一下。

①认真读题弄清条件和问题

②确定单位1找准数量关系

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找准量、率对应关系,即谁是谁的几分之几。

③列式解答

板书为:抓住分率句,找准单位1,

画图来分析,列式不用急。

2.质疑问难

四、训练、深化

1.联想练习根据下面的每句话,你能想到什么?

①苹果的个数是梨的,(如,梨是单位1;苹果少,梨多;苹果比梨少等)

②修了全长的

③现在的售价比原来降低了

2.先口头分析数量关系,再列式解答。

①鹅的孵化期是30天,鸭的孵化期是鹅的,鸡的孵化期是鸭的,鸡的孵化期是多少天?

②3个同学跳绳,小明跳了120下,小强跳的是小明的,小亮跳的是小强的倍,小亮跳了多少下?

3.提高题。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法应用题

小亮的储蓄箱中有18元,小华的储蓄的钱是小亮的,小新储蓄的钱是小华的。小新储蓄了多少钱?

分数应用题教案篇8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储蓄的意义和一些有关利息的初步知识,知道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会利用利息的计算公式进行一些有关利息的简单计算。

2.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能力,培养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本金、利息和利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某工厂的一车间有男工51人,女工40人。男工是女工的百分之几?女工是男工的百分之几?

2.六一班有男生25人,女生是男生的80%。女生有多少人?

3.小丽1998年1月1日把1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一年。到1999年1月1日,小丽从银行共取回105.22元。小丽现在取回的钱比存入银行前多了百分之几?

板书:(105.22-100)÷100

=5.22÷100

=5.22%

问:这道题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师述: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储蓄问题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百分数应用题

(二)学习新课

1.导入。

师述:人们常常把暂时不用的钱存入银行储蓄起来,这样不仅可以支援国家建设,也使得个人用钱更加安全和有计划,还可以增加一些收入。

问:谁去银行存过钱?那你知道储蓄都有哪几种方式吗?

存款主要分为定期存款、活期存款和大额存款等。

板书: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问:在刚才那道题中,哪个数是本金?

板书:取款时银行多付的钱叫做利息。

问:哪个数是利息?

板书: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叫做利率。

问:哪个数是利率?

师述:利率的高低是由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来制定。银行会按照国家经济的发展来调整利率的。利率有按年计算的,称年利率;按月计算的,称月利率。

2.出示例1。

例1 张华把400元钱存入银行,存定期3年,年利率是5.22%。到期后,张华可得利息多少元?本金和利息一共是多少元?

(1)学生默读题。

(2)年利率5.22%是什么意思?是怎样得到的?(用利息除以本金等于5.22%。)

板书:利息÷本金=利率

怎样求利息呢?

板书:本金×利率=利息

这样求的是几年的利息?一年的还是三年的?为什么?(是一年的利息,因为一年的利率是5.22%。)

要想求三年的利息,还应怎么办?这说明利息的多少还和什么有关系?是怎样的一个关系?

板书:×时间

(3)那么求利息应怎样列式计算呢?

板书:400×5.22%×3=20.88×3=62.64(元)

(2)要求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应怎样列式?

板书:400+62.64=462.64(元)

答:张华可得利息62.64(元),本金和利息一共462.64元。

3.出示例2。

例2 五年级一班今年1月1日在银行存了活期储蓄180元,每月的月利率是0.315%。存满半年时,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1)学生默读题。

(2)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3)应怎样列式计算呢?

板书: 180×0.315%×6+180=3.402+180≈183.40(元)

答: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一共约183.40元

问:为什么要保留两位小数?(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只有两位小数,再往下就没有了,所以应自动保留两位小数。)

问:有一个同学这样列的算式,你们大家判断一下,他列得对不对,为什么?

板书:180×(1+0.315%×6)

学生讨论。

师追问:0.315%×6表示什么意思?

又追问:1+0.315%×6又表示什么呢?

再追问:再用180乘以这个结果得到什么?

(三)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师述:我们学习了有关储蓄的知识,知道了本金、利息和利率,以及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学会了求利息的方法:本金×利率×时间=利息。还知道了储蓄的意义。

(四)巩固反馈

1.小华今年1月1日把积攒的零用钱50元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准备到期后把利息捐赠给“希望工程”,支援贫困地区的失学儿童。如果年利率按10.98%计算,到明年1月1日小华可以捐赠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2.王宏买了1500元的国家建设债券,定期3年。如果年利率是13.96%,到期后他可获得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元?

3.赵华前年10月1日把800元存入银行,定期2年。如果年利率按11.7%计算,到今年10月1日取出时,她可以取出本金和利息共多少元?下列列式正确的是 [ ]

a.800×11.70%

b.800×11.70%×2

c.800×(1+11.70%)

d.800×(1+11.70%×2)

4.王老师两年前把800元钱存入银行,到期后共取出987.2元。问两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是多少?

5.1993年末,我国城乡储蓄存款余额达14764亿元,比1992年末增加3219亿元。增长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6.李佳有500元钱,打算存入银行两年。有两种储蓄办法,一种是存两年期的,年利率是11.70%;另一种是先存一年期的,年利率是10.98%,第一年到期时再把本金和利息取出来合在一起,再存入一年。选择哪种办法得到的利息多一些?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时,紧紧抓住这两种类型的应用题,引到新知识上。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老师讲解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让学生有较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思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渗透着爱国主义。另外,本节课中概念较多,在教学时,注意在教授解题方法和分析解题思路中去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在最后练习中,还设置了一道离生活比较近、但难度不是很大的题,既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而且学生也会比较有兴趣。

板书设计

分数应用题教案8篇相关文章:

缝衣服教案8篇

《排队》小班教案8篇

小风筝大班教案8篇

发生火灾教案8篇

小鱼活动教案8篇

风景谈教案8篇

设计教案优秀8篇

捕小虾教案8篇

木偶舞音乐教案8篇

小班幼儿春天教案8篇

分数应用题教案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