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的制作教案优秀5篇

时间:
coupl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通过教案的反复实践,我们能够找到更优的教学方法,以下是92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布的制作教案优秀5篇,供大家参考。

布的制作教案优秀5篇

布的制作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能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并制作贺卡。

2、体验合作的乐趣,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祝福的话。

3、喜欢帮助别人,与同伴友好相处。

4、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ppt、各色卡纸、皱纹纸、轻泡、瓦楞纸、手工纸、剪刀、水彩笔、双面胶、废旧零散的图书等。

2、知识准备:幼儿已经了解贺卡的意义和用途。

【活动过程】

一、出示ppt,欣赏贺卡。

1、请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贺卡。

教师:“新年来了,我们来做贺卡送祝福吧,你打算做一张什么样的贺卡呢?先一起来欣赏一下,仔细观察这些贺卡是怎样制作的?”

2、出示ppt,请幼儿欣赏各种形式的贺卡。

(1)引导幼儿从贺卡的形状,颜色、图形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感受贺卡制作的美。

(2)引导幼儿讨论贺卡的主要制作材料和方法。

教师:“你觉得这些贺卡用什么材料制作而成的?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制作的?”

幼师小结:贺卡多种多样,可以运用各种材料的纸来制绘画的、粘贴的、立体的、镂空的等等很多种贺卡。

3、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幼儿交流:

教师:“你最喜欢哪种贺卡?为什么?”

二、计划制作贺卡。

1、激发幼儿自制贺卡的兴趣和愿望。

教师:“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想向谁赠送贺卡表示祝贺呢?”

教师:“你准备制作一张什么样的贺卡?你想对赠送的人说句什么祝福的话?”(幼儿畅所欲言,教师对幼儿的祝福语句加以指导)

三、幼儿自制贺卡,教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贺卡。

(1)介绍材料,并提出制作时产生的垃圾放在收集盘中,保持卫生。

(2)幼儿自由选择材料和工具,进行制作装饰,尽量保持安静。

(3)教师巡回观察、鼓励。

四、做好的贺卡放在展示台上,交流贺卡的制作。

请做完贺卡的幼儿一同制作一张大大的贺卡送给辛苦的老师们。并一同说出祝福的话。

布的制作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法说明事物特征的写法。

2、领会文章以制作过程为说明顺序,有详有略地进行说明的布局方法。

3.了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增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以景泰蓝制作工序为顺序,有详有略逐一说明。

2.难点:本文的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家叶圣陶写的一篇说明文《景泰蓝的制作》(幻灯片),下面先请大家看几幅图片,注意图片的颜色(幻灯片)。

二、解题:

1、师问:什么是景泰蓝?速扫视课文,在课文中找到答案,找到即刻举手回答。

2、学生从课文中找答案,并做回答。

明确:(从“文章注解”、文章开头第二段和第十段得知)中国特种手工艺品之一,最早产于明代宣德年间,至明代景泰年间广泛流行,用铜胎制成,当时色料多用蓝色,因此习惯称为“景泰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导:初中时我们学过一些说明文,了解到说明文主要要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按照适当的顺序,运用说明方法进行说明。看文章题目我们已经了解到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景泰蓝的制作”,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作者又运用了那些方法来说明的呢?学习本文时要注意体会。请默读课文,思考:

(1)景泰蓝的制作有哪些程序?请在文中划出关键词。

(2)从景泰蓝的制作程序中,你了解到景泰蓝的制作有哪些特点?可借用文中的词概括(学生回答不上来,可用填空的方式进行。)

(3)作者按什么说明顺序介绍景泰蓝的制作过程?

(4)交流:

字词检查:给黑体字注音。(幻灯片)

铁砧(zhēn)铜器作(zuō)掐丝(qiā)白芨浆(jī)譬如(pì)

铬(gè)硒(xī)拌和(huò )臼(jiù)

制作过程: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镀金(幻灯片)

特点:制作(精细),操作(繁杂),(手工)制作。

顺序:按景泰蓝制作过程的先后顺序来介绍。依据:有这样一些衔接词——开头、第二步、轮到、该说、就是、还得。

四、深入研讨:

1、景泰蓝六个制作工序中,作者详写的是哪几道工序?比较一下。

明确:最详的是“掐丝”(4段——9段),其次是“点蓝”(10段—13段)。

2、同是景泰蓝制作过程中的工序,作者为什么详写掐丝、点蓝两道,而略写其他呢?

明确:①这两道工序最复杂、最精细,详尽地体现了景泰蓝制作的精细、操作的繁复和手工制作的特点;②这两道最重要,是决定景泰蓝质量的关键工序;③这两道工序是景泰蓝制作所特有的,不为别人所熟知的。

3、景泰蓝的制作顺序是制胎掐丝点蓝烧蓝打磨电镀,作者在说明的时候也是按照这个顺序进行的,既然这两道工序最关键、最复杂,可作者为什么不将掐丝和点蓝放在前面突出强调,而要按照这样的顺序呢?

明确:①这样写符合事物自身特点。②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规律。人们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来认识事物的。

4、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掐丝”这道工序的精细、繁琐?

师生共同讨论归纳:

下定义:4自然段开头,介绍什么叫“掐丝”,从这个介绍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掐丝”工作的.精细。后面作者用一句话“这是一种非常精细的工作。”也直接点明了这个意思。

举例子、打比方:4自然段,以在铜胎上粘一棵柳树为例,用“括号”打比方,说明“粘”的精细以及工人技艺高超与熟练程度。

作比较:4自然段,用刺绣来作比较,说明“粘”的精细以及工人技艺高超与熟练程度。

作诠释:6自然段,用“线条画都是繁笔”来说明“粘”的作用:使涂色有了界限;在热胀冷缩时不至于破裂、剥落。突出景泰蓝制作精细、操作繁琐和手工制作的特点。

举例子、列数字:7自然段,“一个二尺半高的花瓶,掐丝就要花四五十个工。”用举例子、列数字的方法说明“掐丝”费工夫,工序很精细、特繁琐。

作比较:7自然段,用“刺绣、刻丝、象牙雕刻”和“掐丝”作比较,说明其相同点“细密”,也赞扬了工人的劳动与智慧。

教师总结:正因为作者用了多样的、恰当的说明方法,才使得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和制作特点让我们有了清晰明白的了解。看来,要把事物的特征介绍清楚,除开采用合适的说明顺序外,还得采用一定的说明方法。不过,作者通俗、平易、自然的语言也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景泰蓝的制作过程及其特点,思考一下:你从字里行间还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还应体会到制作景泰蓝的工艺师们高超的智慧与技艺和工作的辛劳,以及在字里行间流露的作者钦佩、赞扬的思想感情。我们读完这篇文章,就感觉我们中国人一个字“牛”!

六、课外作业:(幻灯片)

请以“的制作”为题写一篇说明文,注意抓住所说明的对象的特点,安排好说明顺序和材料的详略,综合运用三种以上说明方法,字数在500字左右。

布的制作教案篇3

一、活动:挥洒阳光,激情足球

火红的四月,火热的足球,让我们随着运动的旋律,一起走进这块人类的绿色圣地,感受足球带给我们的悲哀、希冀、欢乐和沮丧,诉说我们无法表达的愿望。这个四月注定因为与足球结缘而变得更加火热。

二、活动目标

1.为了增强本校学生的凝聚力,加强各院间的交流,促进全校新生以及全校足球爱好者的团结、友爱、交流、竞争。促进各院间的友谊.

2.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足球队员,展示我校的人文风采,特举办本次足球比赛,希望各位同学本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的原则,公平竞争,赛出风格,赛出水平。

3.希望可以把活动办的一年比一年好,希望可以把活动办成我校的一项传统,体育部将和各球队一起成长……

三、活动组织

(一)参加队伍

由各院各出一个足球队,一个啦啦队~~~~~~

(二)比赛时间

本次比赛的时间暂定在4月1日——5月10日,具体时间将视比赛的进程而定,遇有意外情况(如:天气恶劣等)时,赛事可向后延迟。

(三)比赛地点

南通大学新校区西足球场

(四)参赛资格

1、参赛队员必须是南通大学在校生,各队负责人应将队员名单及有关资料在赛事开始前,根据通知交到活动组织方。(每队总人数6-11人)

2、每个队员不得代表两支或以上的队伍参赛,否则取消这名队员所代表的球队的成绩和参赛资格。

(五)啦啦队

各院参赛队自行组织自己的啦啦队,啦啦队自行组织喝彩鼓舞节目(包括各院口号),为绿茵场上的健儿们呐喊助威,以活跃比赛的现场气氛,观众们进行投票评比,最终将各啦啦队的比分核算为比赛得分加入各院的足球队比分中;并对比赛实况和裁判的判罚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使比赛能在一个更公开、公正的环境下进行。

(六)比赛方法与名次

1、本次比赛分三轮进行。

第一轮采用小组循环赛制,共四个小组,a组5只队伍,b组5只队伍,c组5只队伍,d组5只队伍,小组前2名晋级8强。

第二轮为八强赛,第二轮共二个小组,a组4只队伍,b组4只队伍,小组前2名晋级4强。

第三轮为四强赛,第三轮为四强赛,由a组第一对b组第二,a组第二对b组第一。胜者间进行冠亚军争霸赛,负者则进行季军名争夺赛。

2、每队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小组赛结束后若多只球队积分相同,则比较各队的净胜球,净胜球多的队名次靠前;若净胜球依然相同,则参照总进球,进球多者名次靠前;若总进球依然相同,参照总失球,失球少的队名次靠前。在全部小组赛中积分(比赛分+啦啦队比分核算分)多的队名次列前。

(七)比赛具体细则和相关规定

1、所有比赛一律采用专业足球赛的竞赛规则及相关规定;

2、比赛用球标准的5号球,每场比赛应至少备有2个足球,比赛用球由各参赛队自备;

3、参赛队员须身穿自己归属球队的球衣(球衣各队自备)进行比赛(各参赛队员不得穿钉鞋,一经发现取消个人比赛资格),开赛前10分钟各队员要到主裁处报到;

4、比赛开始半小时后,若参赛一方无故缺席,则判处该方弃权(由主裁判及活动组织方负责人签字生效),且该场比赛按0:3记分;

5、比赛结束后,主裁判及双方领队要在比赛记录上签字,检查无误后方可退场。如对比赛有异议,应当当场提出,并由活动组织方做出最后裁定;

6、本次比赛的裁判将由专业老师担任;

(八)比赛前,中宣传

为了更好的宣传本次比赛,使更多的同学知道这个活动,加入这个活动,我们会在赛事开始前(10天)做好比赛的校内和院内宣传。包括海报的粘贴工作。

每轮比赛结束,联合广播,即时播报比赛成绩,以及下场比赛时间。并以海报形式进行提醒。

(九)奖励

1、本次比赛将设冠、亚、季军各一名,并给予一定的奖励。暂时定为:冠军350元,亚军250元,季军200元,第四名100元(根据实情而定);同时,前四名各队均颁发奖杯和证书,进行合影。

2、评选一支啦啦队获得“优秀团体奖”,为其颁发奖状并留影纪念。

3、分别评出一名“射手”和“球员”,颁发奖杯和证书,拍照留影。

4、对参赛球队中途无故不参加比赛的扣其所在班级自律分2分。扣其球队成员个人自律分5分;

四、活动说明

1、组队:新生的组队主要由各院体育部负责。

2、训练:各球队的训练在组队之后方可开展,新生球队由院队和体育部负责安排训练,并同一协调各队的训练时间。

3、备用球:比赛中应配有备用球,由体育部负责购买;比赛之后,备用球归院足球队,用于系队平时的训练。

4、后勤:每场比赛前,各参赛队需分别安排二名同学参加当场赛事的后勤工作(如:记分数,看时间,边裁等),管理部每场比赛也都应有人在场跟踪现场赛事的发展,自律会其它部门也相应安排人员到场,共同做好比赛的后勤工作。办公室负责安排人员拍照。

5、赛事若有更动,到时请以具体通知为准。

6、本次活动最终解释权归校体育部。

布的制作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及表现美的能力;

2、向幼儿进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

3、学习用线条的形状疏密排列变化装饰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重点

重点: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和表现美的能力。

难点:学习用线条的变化画各种各样的鱼。

活动准备

1.环境布置:布置“海底世界”墙饰;

2.各种线描画鱼范例(突出形态的不同和黑、白、灰效果)若干;

3.“海底世界”影碟、彩笔、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播放《海底世界》影碟,激发幼儿认识海底世界的兴趣,了解海底各种各样的形态及花纹的鱼。

1.提出问题:海底有什么鱼?(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2.提出要求:观察鱼的形状,回答鱼身上的'花纹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交流回答)

(二)情景导入

1.讲述故事:大海妈妈和鱼宝宝。

小朋友都知道海底世界非常美,今天,大海妈妈带着它的鱼宝宝到了我们班。

2.在海洋背景图上出示范例,欣赏讨论。

讨论:

(1)鱼宝宝的身体有什么地方不一样?(幼儿讨论交流)

(2)鱼宝宝穿了什么衣服,它和我们刚才在电视里看到的鱼有什么不一样?(自由讨论)

小结:鱼宝宝都有头、身体、尾、鳍,它和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的是一样的,但电视里的鱼色彩鲜艳而这些鱼宝宝身上穿的衣服是单色的,有许多线条、图案,有疏有密地排列着。

3.提出要求,续编故事

(1)师:有一天,许多船开来了,船上的人用网把鱼宝宝网走了(收起范例),还留下许多垃圾、汽油等。大海妈妈都喘不过气了,没有了美丽可爱的鱼宝宝,大海妈妈伤心极了,我们该怎样帮助大海妈妈呢?

(2)启发幼儿画个漂亮的鱼宝宝送给大海妈妈。

(二)幼儿创造性地画线描画:各种各样的鱼。

(1)教师提出要求:大海妈妈说:她最喜欢个子大大的穿单色花纹衣服的鱼宝宝,如果是她从没见过的鱼宝宝就会更喜欢。

(2)幼儿作画,教师巡回启发引导

a、启发幼儿先画出自己喜欢的鱼的形状,要画满整张画纸,然后再给它穿上单色花纹衣服。

b、鼓励幼儿发挥想像力、创造力,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鱼的花纹。

重点提醒:画出线描的黑、白、灰效果。

c、帮助能力弱的幼儿用不同花纹进行装饰。

d、启发能力强的幼儿多画几条不同的鱼。

(3)幼儿把画好的鱼剪下贴到“海底世界”墙饰上,展示并互相评价作品。

(四)结束部分:

做“小鱼游”律动,结束活动。

布的制作教案篇5

教材分析

?面具的设计与制作》一课是义务阶段七年级上的学习内容,课程目标要求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学情分析

1、学生开始逐步形成逻辑思维的认识和思考方式,开始对事物的一般规律和内在关系产生兴趣,知识和规律的学习是引导学生产生持久兴趣的重要手段。

2、学生认知能力有限,选定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概念能学懂但技巧难掌握。仅仅一节课,所以对学生掌握的程度不能预期太高。

3、学生有较强的表现欲,所以,尝试后一部分学生能通过摸索掌握的内容,留给学生探究、总结和互相学习。通过体验自学的收获带来的乐趣,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交流学习的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材料和创作的关系,通过制作面具发现面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特征。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捕捉和发现材料美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艺术感受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能从多元(历史的、文化的)角度认识面具,尊重和保护人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品德修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发现材料、认识材料、运用材料;

2.了解面具的造型特点、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并符合表演角色性格特征的面具。

布的制作教案优秀5篇相关文章:

制作个人简历的模板6篇

制作广告合同推荐6篇

制作彩虹雨的作文6篇

制作广告合同最新8篇

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心得6篇

中班教案音乐教案优秀5篇

优秀体育活动教案5篇

春天墙教案优秀5篇

故事优秀教案5篇

画松鼠的教案优秀5篇

布的制作教案优秀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5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