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定期反思和更新教案,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教案的准备过程不仅是教学的规划,也是教师自我反思与成长的机会,92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小班关于菜的教案通用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小班关于菜的教案篇1
游戏目标:
1、感知音区的高和低,并用动作表现。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走路的姿态。
3、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游戏准备:
1、高人与矮人的图片(附教学挂图)。
2、音乐录音磁带。
游戏过程:
1.想象高人与矮人的姿态:
(1)出示高人与矮人的图片,请幼儿观察讨论。
"矮人是怎样走路的?高人又是怎样走路的呢?"
(2)幼儿用动作表现高人和矮人的走路。
(3)幼儿相互观察、交流。
"谁扮的高人最高?谁扮的矮人最矮?为什么?"(他把手举高了;他踮起脚尖;他蹲着走;他弯下了腰;等等。)
2.听辨高音区和低音区:
(1)老师分别按高音区和低音区弹奏乐曲,引导幼儿听辨。
"你们听,这是谁在走(弹奏低音区)?再听听,现在是谁在走(弹奏高音区)?"
(2)引导幼儿根据不同的'音区变化相应得动作。
"现在我们都来和音乐里的高人和矮人交朋友吧!听到高人出来了,就站起来和他握手;听到矮人出来了,就蹲下来和矮人握手。"
3.听音区变化改变走路的姿态:
(1)老师在中音区弹奏乐曲,幼儿按四分音符的均匀节奏一拍一拍的走步。
(2)老师完整弹奏乐曲三遍,要求幼儿用"小朋友走"(中音区)、"高人走"(高音区)、"矮人走",(低音区)的动作分别对不同音区作出反应。
4.教师在弹奏过程中变化音区,幼儿仔细倾听其变化并快速作出反应。
小班关于菜的教案篇2
一、活动目的
1.喜欢参加幼儿园的活动,乐意和同伴做好朋友。
2.尝试和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活动,体会共同表演的乐趣。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根据歌词的内容来表现歌曲。难点是让幼儿尝试和同伴一起表演,体会其中的乐趣。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拉拉勾”歌曲磁带
四、设计思路
小班的幼儿由于年龄较小,因此他们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独自玩、独自表演是常常可以看见的。再加上-个寒假刚刚度过,孩子们彼此之间又有了陌生的感觉。这时候让他们和同伴共同地表演节目.能够帮助他们增进熟悉感。再者“拉拉勾”这首歌旋律简单,歌词也浅显易懂很适合小班幼儿表演,幼儿只需根据歌词很容易地就表现出来。
五、活动流程
欣赏——创造——表现
1.欣赏
教师可按排幼儿在角落里或者在其他时间里反复听赏这首歌曲,鼓励幼儿在听赏过程中同时做各种动作。
注: 小班幼儿对曾感知过的歌曲是感兴趣的,他们会不由自主地跟着歌词“你呀,我呀”地做做动作,教师应认可幼儿的“情不自禁”。
2.创造
(1)让幼儿在听赏歌曲、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尝试两个朋友一起表演,在角落里教师应反复播放音乐,鼓励幼儿参与表演。
注:在角落里这一内容可按排两至三周,最理想的是能让每个幼儿都来参加过。
(2)设立一个“小舞台”。每次在角落游戏结束后让几对幼儿上台来表演。教师既要点评他们两个特有的表演动作让大家来学一学,更要点评共同表演的.乐趣,教师可问:“你们两个一起表演高兴吗?”以此来鼓励每一个幼儿去大胆尝试。
注:小班幼儿的表演带有很大程度的模仿性,昨天老师点评的某一个动作很可能是明天所有孩子的“仿效产物”,因此善于发现幼儿的创造性,善于挖掘幼儿的闪光点,是教师保持幼儿“创作高潮”的有力武器。教师要利用每一点的“闪光点”来鼓励幼儿的积极性,从中体会两个朋友共同表演的乐趣。
3.表现
(1)全体活动中组织幼儿大胆表现自己和同伴的合作,应对每一对幼儿的表演予以肯定。
(2)两位教师利用“山羊剧团”的表演来展示教师的合作,进一步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引导幼儿和教师共同参与表现。
注:可以允许幼儿模仿教师的动作,要应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 。
小班关于菜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物体的重量,知道物体有轻重之分。
2、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感知并分辨物体轻重,并能大胆地用语言讲述:xxx轻,xxx重。
3、学习整理操作材料,保持桌面整齐。
活动准备:
1、教具:玩具天平一个。实物:大小橡皮泥,棉花,积木,玻璃球。
2、学具,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1)观察实物,感知轻重。
出示大小橡皮泥,引导幼儿观察并猜猜:这是什么?有什么不同?哪个重,那个轻?请个别幼儿上来掂一掂,摸一摸,正确感知棉花和玻璃球的轻重。
(2)观察天平器的变化,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天平器,告诉幼儿天平器市衡量两个物体轻重的一种工具。然后,在天平的两边分别放上大小不同的橡皮泥。让幼儿观察天平的 变化,并说说:天平器有什么变化?天平翘起的 一边表示什么?天平沉下去的一边又表示什么?也可以先让幼儿说一说谁重谁轻,再在天平器上演示验证,从而帮助幼儿正确地认识物体的轻重。
出示棉花和积木,让幼儿比较。
2、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 什么?想一想:哪个重?哪个轻?你是怎么知道得?请你圈出重的动物。
(2)观察天平和水果,想一想,连一连使天平的两边一个重,一个轻,以及一样重。
(3)小熊和小老鼠要秤体重了,想一想,谁重谁轻,请你圈出重的小动物。
3、教师做总结。
小班关于菜的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主动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师的启发下,和大家一起学说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
2.养成热情、主动待客的'习惯。
活动准备:
排练好情境表演;游戏用具一套,布置好的情境;画册《能干的小主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情境,引起兴趣。
1.参观情境,提问这是谁的家?你们喜欢小朋友来你家做客吗?如果你是小主人,你是怎么做小主人的?
2.介绍角色,这是小红,是主人,这是小明,是客人。你们想知道小红是怎样做小主人招待小明的吗?
3.提出观看要求:请大家看表演《我是小主人》,看看小红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情境表演,学说招待客人的短句。
4.观看表演一遍,提问这个表演的名字叫什么?
二、幼儿观看表演第二遍。
1.根据表演内容进行提问。
2.幼儿学说短句。"你好,请进,欢迎你来我家玩!""请坐!""请喝果汁,请吃水果和点心!""小明,这是我喜欢的书和玩具,我们一起玩吧!""小明再见,欢迎下次再来玩!"
三、看画册
幼儿尝试做小主人欣赏画册请幼儿分批练习做小主人,表扬扮演得较好的幼儿。
四、教师小结
我们要做一个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
小班关于菜的教案篇5
活动名称:
装糖果年龄段:小班
活动目标:
1、区别糖和盘的颜色、形状的不同,进行颜色、形状的对应归类。
2、有兴趣的装糖,感受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红、绿)和(圆、方)盘子若干,各种糖果剪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看看,说说:“糖和盘”
1、老师这里有许多糖,这些糖一样吗?
(1)引导幼儿说说糖在颜色和形状上的不同
(2)发挥想象:猜测每种糖的口味
一、装一装:糖果
1、出示盘子(红、绿;方、园的盘子)
2、观察盘子的不同:请你帮老师将这些糖果装近糖果盒里,好吗?
(引导幼儿说一说:如何分类放糖?)
3、个别幼儿操作:
红(绿)的糖装在什么糖果盒里?
圆(方)的糖装在什么糖果盒里?
4、儿歌:红的糖装进红的盘(方的糖装进方的盘)
绿的糖装进绿的盘(圆的糖装进圆的盘)
5、难点:还可以怎样装糖果?
(1)图案一样的糖果装在一起。
(2)每个盘子放相同数字的'糖果。
三、吃糖果
1、小朋友,谢谢你们,老师要分糖给你们吃。
2、你一个,你一个---;许多糖分成了一个一个
(对“1”和许多进行巩固)
3、请小朋友来分糖,一个糖分给你,你一个、你一个??
活动名称:《送礼物》年龄段:小班
活动目标:
1、通过送礼物的游戏情境,认识“大、小”标记。
2、学习用目测的方法比较物体大小,能按大小进行相应的匹配。
活动准备:大小娃娃各一只、大小椅子各一把、大中小盘子各一个、同类不同大小的蔬菜、大小锅子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情境:今天,小四班来了两位客人
(1)出示大、小娃娃:“它的名字叫大大(小小)”
(引导幼儿礼貌用语,向大大、小小打招呼)
二、游戏:给大大、小小坐椅子
1、“这儿有两把椅子,看看它们一样吗?”
(不一样,一把大、一把小)
2、“我请大大和小小坐椅子,谁来帮助它们?”
小结:大大坐大椅子,小小坐小椅子。
三、送礼物
要求:幼儿目测比较礼物的大小,对应送给客人
(并能讲一句话)
(1)教师提供材料,个别幼儿进行操作
相同的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相同的三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从许多同类的东西中(每类3-4个)找出大小不同两件东西,比较后,大的送给大大,小的送给小小。
(2)游戏结束:
将大大小小送回相应的家,幼儿在娃娃家游戏。
小班关于菜的教案通用5篇相关文章:
★ 小班图形教案5篇
★ 小班跳高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