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的写作可以看出一个人的能力,因此就要认真对待才行,大家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也是能将自己想法铭记于心的,92报告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周维忠心得体会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周维忠心得体会篇1
一句美丽的谎言,23年无声的诺言,让受助者重燃希望,让孤独者老有所依,他成了残障青年的“爱心爸爸”、孤寡老人的“外快儿子”、仪征市经济开发区沿江村1600多户村民的“心灯”。
他,就是11月5日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的国网仪征市供电公司滨江供电所运维采集班副班长周维忠。
1998年夏天,周维忠到村民唐永富家中催缴拖欠电费。当他见到唐家屋顶看得到天、地上长满青苔的破败景象,进而了解到唐永富患有眼疾,老母亲双目失明,老婆和儿子都是残障,家里唯一正常的女儿离家出走的窘境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联想到自己靠吃“百家饭”长大,能当上村电工也是全村人推荐的结果,不禁对唐家人的不幸遭遇感同身受,默默为他们缴清了所有拖欠电费。
从此,他把唐家人当亲人照应,12岁的唐久亮,连1到10都数不全,甚至常常到垃圾堆里翻东西吃。周维忠带他去理发、洗澡、买衣服,还经常带回家吃饭。每到春节,都要给他买一身新衣服、新鞋子。周维忠对他的宠溺,仿佛就是对自家孩子。不仅如此,周维忠还叮嘱村里的商店,只要唐家来买吃的、用的,全都记在他的账上。周维忠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他们,出钱帮助唐家修缮危房,添置家具,同时,还四处托人打听唐家女儿下落。功夫不负有心人,唐家女儿在了解到家里条件改善后,终于回家了。看到唐家一家人团聚在一起,生活有了奔头,日子一点一点好转起来,周维忠倍感欣慰。
有了周维忠的多年呵护,奇迹发生了。2008年正月,厚厚的一场大雪埋住了周维忠上班的路。没想到唐久亮早早就等在了村头,他执着地走在周维忠前面,用双脚蹚开一条路,让周维忠去上班。周维忠一边落泪一边劝他回去,他却倔强地不肯回头,俩人就在这大雪纷飞的清晨整整走了十多里。
从唐永富一家开始,周维忠陆续又帮扶了村里15户孤困家庭,为他们买米买肉、寻医问药、修缮房屋、办酒祝寿,送去关爱和慰藉。23年以来,光是为帮扶对象垫付电费,累计就超过了12万元。2021年“七一”前夕,江苏省委组织部部长亲赴现场慰问周维忠,称赞他真正在基层赢得了口碑,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形象,是全省为民办实事的楷模。
周维忠心得体会篇2
11月5日,周维忠荣获“德耀中华”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周维忠是江苏电力系统内助人为乐的杰出代表,也是首位获此殊荣的员工,他积极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23年来,周维忠用“可以享受国家用电减免政策”的爱心“谎言”,累计为1户残障家庭和15户孤困家庭垫付电费12万余元,并为他们买米打肉、看病买药、洗澡擦身、修缮房屋、办酒祝寿,送去物质关爱和精神慰藉,同时还把7万元奖金、慰问金用于扶贫济困,为多位孤寡老人送去临终关怀。他被乡亲们誉为最可信赖的贴心人,在他的抽屉里有150多本银行存折,都是村民们委托他存钱、代扣电费托他保管的存款,估算价值约有20余万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周维忠既是“临时卫生员”,又是“突击队长”,还是“爱心大使”,他向村里的11户贫困家庭捐赠口罩200余包,主动帮助村民登记信息、测量体温;第一时间为疫情检测点架设电线4.8公里,安装照明灯具30余盏;他自发捐款5000余元,资助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他也是村民心中的“光明使者”,他带领党员服务队为村里修整危桥、装设路灯,点亮了沿江村村民家中盏盏灯火。他还积极宣传党的惠农政策,帮助农户直播带货、增加收入,大大改善了沿江村村貌,为1600多户村民送去了爱心的光与热,让实现乡村振兴在沿江村落地落实。
对于此次获奖,周维忠表示:“获得如此崇高荣誉是各级组织关心、培养、教育的结果,我将继续做好本职工作,多为民办好事、做实事、解难事,为乡村振兴和促进共同富裕贡献力量。”
据悉,全国道德模范评选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同主办,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选拔最广的道德模范评选,自2007年起每两年评选一次,涵盖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五类模范。今年4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开始评选,最终68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254位同志被授予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周维忠心得体会篇3
周维忠常年照顾孤寡老人,并为他们养老送终,老人们无以回报,纷纷留下遗嘱,要把生前用过的轮椅、电视、电风扇都留给他。2012年,77岁的孤老汉胡加平在弥留之际,频频用手指向屋顶的灯泡,示意叫周维忠来,临走也要见他一面。周维忠赶到后,老人紧紧握着他的手,直至去世也没有松开。
胡加平老人晚年高位截瘫,无人照顾。周维忠得知后,就隔三岔五过来照顾老人的起居生活。当老人身体不舒服时,他就是再忙,也要抽空到药店买了药给老人服下。久病床前无孝子,可周维忠这个非亲非故的陌生人却让老人感受到了人生最后的温暖。老人去世后,周维忠通知老人亲友、搭建灵堂、操办丧宴,忙了三天三夜。料理完老人后事,他发现老人欠了800多元的电费,于是默默地为胡加平老人缴清了最后一笔欠款。
村里像胡加平这样的孤寡老人还有很多,他们都是周维忠平常最挂念的人。桂德九,是村里的五保户。多年前,桂德九突发脑梗,躺在床上不省人事,是上班经过的周维忠发现情况不对,将老人送到医院,才挽救了老人的生命。老人康复出院后,周维忠就担负起了照顾桂德九饮食起居的责任。老人去世后,周维忠还以儿子的身份守孝,让老人体体面面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
垫付电费、日常照料,处处都要花钱,每次拿到工资,除了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其余的他都用来资助村民百姓了。但他家中也是上有老母、下有幼子,日子总是紧紧巴巴的,屋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为了贴补家用,周维忠的妻子在外打工13年,却毫无怨言。在周维忠的心里,这些孤寡老人是他的帮扶对象,更是他的至亲。他们是他应该孝顺的人,他要把满腔的关爱送给他们,让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周维忠心得体会篇4
“忠于做好事,而且一做就是一辈子。”这么多年来,周维忠为沿江村的百姓带去电,带去光,也带去了希望,他也成为了残障青年的“电爸爸”、孤寡老人的“电儿子”、村民随叫随到的“电管家”。
在周维忠女儿周莉的眼中,父亲是一个“憨爸爸”。“自己家里条件不好,他还把钱一直往外贴。”在报告会上,周莉回忆往事说,“小时候家里烧红烧肉,我还没吃一口,就被村里的身体残疾的孩子吃光了。我曾一度非常不理解父亲,觉得他太傻太憨了,但随着一年一年过去,爸爸还一直在默默做着好事,村里人都感谢他,这时候我觉得爸爸特别伟大,作为他的女儿,我心里很富足,发自内心地支持他。”
作为一名工作在供电服务一线的普通共产党员,周维忠一直以党员身份严格要求自己,多年来群众满意率100%,一群同事纷纷加入了他的党员服务队。“他是我们的劳模班长,我们都愿意跟着他,将党员服务工作进行到底。”在报告会现场,仪征市三新供电公司滨江业务所职工丁星说。
在报告会上,一个个感人故事,一幅幅催人泪下的温暖场景,令台下观众深受鼓舞。“今天在现场真的被感动了,他就是江边的一束光,温暖了百姓,是我们扬州的骄傲!”一名观众感动地说。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我们将持续举办宣传学习活动,使周维忠的模范故事深入人心。”报告会后,国网仪征市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呼吁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崇德向善的队列,与道德模范携手前行,将正能量的光束越照越远。”
周维忠心得体会篇5
周维忠与村里残疾家庭的联系越加紧密,他在村里走得更勤了。村里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儿童。每次他一来,村里的老人都争着和他聊天,交流中,周维忠觉察到了老人们内心的孤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周维忠把上下班的路线作了调整,特意沿着沿江村绕一圈,一路上与遇到的老人们打招呼。为此,他每天在路上花费的时间比原来要多40分钟,但看到老人们脸上浮现的笑容,他甘之如饴。
2014年的一个清晨,周维忠骑着电瓶车去上班。当经过桂德九家门口时,他心里却犯起了嘀咕:今天老桂家怎么大门紧闭?以往这个时间,他都是雷打不动地坐在家门口的呀。想着不能耽误工作,电瓶车已驶离了桂德九家两里路远,可周维忠越想越不放心,他调转方向,回到桂德九家,发现他已经疼得蜷缩在床上说不出话。他急忙拨打急救电话将桂德九送医治疗。经诊断,桂德九是肾结石突然发作,需住院治疗。桂德九为“住院治疗”四个字犯了愁,自己是一个“五保户”,身边也没有孩子可以照顾,更请不起护工,只能问医生:“不住院行吗?我实在不方便,有没有别的办法?”还没等医生作答,周维忠已听出了桂德九的难言之隐,他自告奋勇:“这可马虎不得,老桂你还是安心住下吧,我来照顾你。”
周维忠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桂德九住院一周,他陪伴了整整一周,直到桂德九康复出院。出院后,他还给桂德九送来新鲜的水果和猪肉,叮嘱他务必把身体调养好。桂德九热泪盈眶,称周维忠是自己的“救命恩人”“电儿子”。
在沿江村,喊周维忠“电儿子”的远不止桂德九一人。老汉胡加平高位截瘫,周维忠隔三岔五去帮他擦身子、换床单。胡加平弥留之际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屋顶的灯泡,邻居赶紧打电话给周维忠,叫他来见最后一面。待周维忠马不停蹄地赶到后,胡加平才合上了双眼。胡加平去世后,周维忠又忙着搭建灵堂、操办丧宴等后事,还帮胡加平缴清了最后两个多月的电费,村民纷纷说:“胡加平孤苦了大半生,晚年却‘捡’了个‘电儿子”,也算是有福之人。”一句“电儿子”,让周维忠觉得自己的肩上多了一份责任。他先后照料了村里7位孤苦老人,为3位老人送去临终关怀。
2010年春节前夕,村里一位孤寡老人写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镇供电所,感谢政府的“电费减免政策”,周维忠隐瞒了10多年的“谎言”才由此揭开。看到媒体报道之后,远在东北打工的妻子苏俊琴终于知道了真相。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农电工作者,周维忠工资微薄,自从开始代付电费和照料困难户后,他几乎成了“月光族”。对此,苏俊琴颇有微词:“咱帮人也要适可而止吧,我们上有老、下有小,处处都得花钱。”怕被女儿听见,周维忠赶紧把手指放到嘴巴前,做了一个“嘘”的动作:“小点声!想当初,如果没有‘百家饭’,我八成就饿死了;如果没有‘公家饭’,我也过不上现在的生活。咱家日子紧巴巴我知道,可人家比我们更困难啊,不帮,我良心不安。让你跟着我受苦了,是我对不起你。”周维忠歉道得诚恳,妻子只好把满腹委屈往肚里咽,叹息自己怎么就找了个“烂好人”。周维忠赶紧接上话茬:“一个萝卜一个坑,咱都是好人,好人会有好报的。”
周维忠心得体会篇6
日前,公司职工周维忠、盛恩利、赵庆祥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称号,宰红斌、鲁鹏、央宗、钱建华荣获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通知指出,周维忠等模范人物是道德的践行者、精神的引领者、时代的奋斗者,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品质,生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集中体现了公司持之以恒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丰硕成果,充分彰显了国家电网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精神风貌,具有鲜明的典型性示范性和引领力感召力。
通知要求,公司广大党员干部职工要认真向周维忠等模范人物学习,学习他们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履职尽责、矢志担当的敬业精神,崇德向善、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孝老爱亲、血脉相依的美好品德。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聚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广泛开展向周维忠等模范人物学习活动,把他们的先进事迹作为各级党组织学习培训、宣传宣讲的重要内容、鲜活教材,持续兴起学习热潮;要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从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岗位争做崇高道德的践行者、文明风尚的维护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坚决扛起能源保供的电网责任,打好打赢电力保供攻坚战;要把榜样力量转化为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生动实践,始终把确保电力安全可靠供应作为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首要任务,牢牢守住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大力推进公司“一体四翼”创新发展,不断开创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企业新局面。
周维忠心得体会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