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木和土的教案通用8篇

时间:
loser
分享
下载本文

采用多媒体技术的教案,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大家在撰写教案时,建议使用清晰的语言和结构,以下是92报告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识字木和土的教案通用8篇,供大家参考。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通用8篇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正确书写“丁、女、斗”三个生字。

2、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的事物联系起来。

3、朗读词语,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会写“丁”、“女”、“斗”三个独体字。

2、感知词串,聆听故事,有感情朗读词串。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看图导入,整体感知

1、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首歌曲《闪烁的小星星》,让我们一起欣赏欣赏吧,会唱的一起唱。

2、小朋友们唱得真好,瞧,天上的星星都被你们吸引过来了。星星说啊:今天要跟你们一起学习识字6,还要跟表现得好的小朋友交朋友呢。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首先请小朋友们把书本翻到76页,借助拼音读好每个词语。

2、出示生字,指名认读、去拼音读,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

3、出示韵文,逐行指名认读并领读。去拼音读,分组赛读。

4、你们认读生字的速度越来越快啦!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农家小院吧!

三、引读词串,认读词语

1、 你们看,夜晚的星空多美啊!谁来读读第一行?

(1)出示图片,指名读第一行的词语。(读后师纠正个别词语的读音,特别是后鼻音)

(2)出示生字“星”,指名读,说说记忆方法,并开火车组词。

2、你们读的真不错,老师能感觉到星星真亮,你们看看,院子里有谁在看星星呢?(展示:农家小院纳凉图)

(1)(出示:爷爷 奶奶 小丁丁)仔细观察这三个词的读音,看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分组赛读,注意读准轻声音节。

(2)出示生字“奶、丁”, 指名读,说说记忆方法,并开火车组词。

3、在这美丽的夏夜,小丁丁一家在干什么呢?

(1)对呀,爷爷正笑眯眯地给小丁丁讲故事呢,爷爷手里拿的扇子就叫——蒲扇,齐读。

(2)爷爷坐的椅子是竹子做成的,就叫——竹椅读

(3)爷爷坐在竹椅上,一边摇着蒲扇,一边给小丁丁讲故事,奶奶笑眯眯地坐在一旁,小丁丁入神地听着,连墙角的萤火虫都被吸引过来了。出示:萤火虫,指名读。

(4)谁来把这三个词连起来读一读?(指名赛读,男女生赛读)

(5)出示生字“扇”, 指名读,认识户字头,说说记忆方法,并开火车组词。

4、过渡:爷爷讲的什么故事让小丁丁这样入迷呢?你们想听吗?老师已经听到了爷爷讲的故事,现在老师就把爷爷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好吗?但老师有个要求,听的时候得听仔细,听完后老师有问题考大家哦。

(1)讲《牛郎织女》的故事:

传说有个漂亮的仙女叫织女,她和人间的牛郎相爱并结成了夫妻,生下了一儿一女。,可是天上的王母娘娘不同意织女嫁给牛郎,于是派了天兵天将来到人间,把织女捉回天庭。牛郎知道后,挑起两个孩子追上了天,眼看就要追到了,这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往织女身后一划,立刻,一条天河波涛滚滚地横在牛郎和织女的中间,从此以后他们化作了两颗星星,永远闪烁在银河的两岸。每年的七月初七,他们团聚一次。直到今天,我们都能看到,在银河的两边,有两颗较大的'星星,晶莹地闪烁着,一颗是牵牛星,另一颗是织女星。

(2)小朋友,故事中讲到了哪两颗星?

(3)出示:牵牛 织女 读(指名读 齐读)

(4)爷爷刚讲完牵牛织女星的故事,奶奶又给小丁丁讲起了北斗星的故事。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看到北方这一组最亮的星星了吗?这就是“北斗星”。北斗星一共有七颗星组成,很像一把勺子。如果你在夏天看星星,在天空的北方发现七颗组成勺子一样的星星,那就是“北斗星”。

出示:牵牛 织女 北斗星 谁来美美地读这三个词语?(分组读 齐读)

(5)出示生字“牵、织、女、斗”指名读,说说记忆方法,并开火车组词。

(6)天上的星星,除了牵牛、织女、北斗星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学生说)

(7)其实呀,天上的星星有许许多多,我们看到的只是能发光的及少的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星星是不发光的,但他们也存在于宇宙中。

四、学习写字,探寻规律

1、出示“丁、女、斗”,告诉学生这三个是独体字

2、观察都有什么?(长横)复习长横的写法,老师范写。

3、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范写“丁、斗、女”,生书空。

4、唱写字姿势歌。

5、学生描一个、写一个。师巡视指导,反馈,集体评议。

板书设计: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2

教学要求:学会生字4个,并能够正确书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了解象形字和会意字的构字特点。

教学准备:投影,幻灯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古代人很聪明,创造出了我们现在用的汉字。那么古代人是怎么造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古代人,看看字是怎么造出来的。

二、看图领会字义识字

1、出示投影片:“亭子”

(1)、图上画的是一座什么?(亭子)亭子什么样?(亭子上面有顶,有屋檐,下面有柱子)

(2)、出示生字卡片“亭”指名拼读生字卡片。注意纠正后鼻音。

(3)、“亭”这个字的样子和亭子的样子很像,古代人真有本事。

2、活动演示投影片:将“人”拉至“亭子”旁

(1)、现在图上画的是什么?在这个亭子的边上加了一个人,那么这是什么意思呢?

(人来到了亭子边)人到亭子边干吗?(看到亭子想进去坐坐,休息休息)

说的真好,人看到亭子就停下来(出示“停”)看看这亭子造得真漂亮。

(2)、出示“停”,指名读,注意纠正后鼻音。

“停”和“亭”读音相同,但是它们的意思完全不同。

(3)、再次指名读“亭”和“停”,并分别组词。

(4)、象“停”这样看字就能知道意思了。古代人真是聪明啊!

3、出示投影片:人在门中听

(1)、那么这幅图画了什么?(图上画了一个人在听)

他在哪里听?(在门里听)

你觉得他在听什么?(在听鸟叫声,在听人说话,在听歌声……在听声音)

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指名学生说,尽量照顾全面,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2)、出示生字卡片“闻”

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一个人在门里听声音)

指名拼读生字卡片。“闻”是前鼻音,注意纠正。

齐读生字卡片,抽读。

(3)指名用“闻”组词

4、出示投影片:鸟鸣图

(1)、这是什么?(鸟)一只什么样的鸟?(漂亮的、美丽的、可爱的……)

(2)、出示生字卡片“鸟”和“鸣”。

把这两个字和图对应起来,我请同学来连线。

指名学生连线。

(3)、说说你为什么这么连?(“鸟”字和鸟站在树枝上的样子很像)

(“鸣”字就是小鸟张开嘴巴在唱歌)

“鸣”字也是表示叫的意思,出示“鸣”。

(4)、指名学生分别拼读“鸟”和“鸣”齐读,抽读,分组读。

指名分别组词。

三、

我们古代的人真聪明,想出那么多办法来造字,有些字的样子和东西的样子很像,我们就叫它们“象形字”(学生齐读3遍),像“亭”和“鸟”。有的字一看到字就能知道这个字的`意思,我们就叫它们“会意字”(学生齐读3遍),像“停”、“闻”、“鸣”。我们小朋友也很聪明,连古代人的心思都能猜到,真了不起。

读卡片后词语,并造句。

四、指导书写

1、我们除了要知道古代人的心思外,还要向古代人学习一样本领,那就是学写字。

2、分析结构,指导书写。

亭:上中下结构,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在横中线上,上小,下大。

停: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右边“亭”中间的秃宝盖同样写在横中线上。

闻:半包围结构。中间“耳”的笔顺要注意。

鸣:左右结构,“口”要写在横中线上方。“鸟”注意笔顺。

3、教师板书,学生书空,描红。

4、学生临写田字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不良的书写习惯及姿势。

5、展出写得好的字,并予以鼓励,师生共同评议。

指出写得不好的地方,有待改进的地方。

五、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3

一、教学反思:教学要求:

1、观察图画,看懂图意,对照图画理解句群意思。

2、学会13个生字,会写5个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型,理解字义,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字。

3、能主动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4、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学过的生字,学习生字的音、形、义。

三、教具

课件、小黑板等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复习。

出示拼音卡片,读准下面的音节shuō shuā shū

二、指导看图。

出示课件,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景色怎样?

三、学习纯拼音句群。

1、学生试读并找出难读音节。读后检查音节卡片上的读音。

2、读纯拼音句群,要求:连词读→一句一句的读→两句话连起来读。注意该课的要掌握的生字的读音,读后检查。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四、图文结合,理解全文意思。

1、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是什么意思?“莺歌燕舞”呢?

2、读其他句子,是什么景色?看图说一说,读准:”融”的读音。

五、自由朗读课文。

六、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朗读课文,

2、检查生字,指名认读。

二、认识种笔画和本课的5个生字。

1、学习新笔画横折提。

(1)进一步理解万的意思,口头组词。

(2)教师示范,学生仿写。注意本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认识齐

(1)用齐口头组词。

(2)书空齐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笔顺规则。从上到下。

3、学习百、丁、冬、齐,笔画和笔顺,教学步骤同上。

三、学生反复练习,并用开火车检查本课的生字的'笔画、笔顺。

1、出示有田字格的小黑板,告诉学生用田字格写字,要注意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哪一笔在横中线和竖中线上。

2、练习读全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四、背诵课文。

1、指导背诵。

2、独立背诵。同桌互背。

3、指名背诵。

五、小结。

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应该用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感受春天的气息。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4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教师简笔画板书“日、月、 、 ”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

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

3.新授“日、月、 、 ”偏旁。

1.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

一、 自主识字。

a)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

b) 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

c) 出示: wen shai

晴空 温暖 晾晒

miao

眼 睛 瞄准 眺望

dongjie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海 长江

⑴指名读。(注意:“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

⑵齐读,男、女生比赛读。

⑶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⑷班汇报交流。

⑸再读词语。

二、 探究规律

a) 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

b) 讨论交流。

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

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

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

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

c) 齐读课文。

三、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

a) 认读生字词。

b) 按照笔顺书写生字。

c) 教师范写。

温、晒: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

d)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 作业设计

a)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

b) 扩词。

温( )( )( )

冻( ) ( )( )

c)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

日:

月:

4.多音字组词。

jie ( ) zhang ( )

结 长

jie ( ) chang ( )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2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

3.指导写好生字。

二、教具准备:

挂图(或幻灯片)、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 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

2. 抽读生字卡片。

二、质疑解疑。

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

2.讨论交流:

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

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

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

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

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这就叫——“眺望”。

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

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

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

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

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

3.齐读词语。

三、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 、 ”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四、指导书写。

1.出示:瞄 冻

2.学生描红。

3.教师范写。

注意都是左窄右宽。

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一、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晴( ) 瞄( ) 冻( ) 冷( )

睛( ) 苗( ) 练( ) 令( )

2.选词填空。

眺望 仰望

我站在山顶上( )着远方。

夏天,我常常( )着天空,数着星星。

温暖 温和

李老师的态度总是( )的。

妈妈的怀抱总是( )的。3.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造句。

冻( )

瞄( )

4.猜字谜。

左边缺点水,右边满是水。 谜底( )

六、板书设计:

晴空 温暖 晾晒

眼睛 瞄准 眺望

寒冷 冻结 冰雪

东海 黄河 长江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5

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4个生字,会写44个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积累谚语的兴趣。

4.学着发现别人身上的优点,懂得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识字5

教学要求:

1.学会8个生字,会认10个生字。

2.会熟练读出俗语,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的掌握。

2.明白俗语中蕴含的哲理。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别人有困难,我们应该热情帮助,小朋友之间更应该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团结力量大”嘛!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识字5》。

二、交待学习内容。

我们先一起来学习前3节。

三、初读课文。

1.轻声读课文,把生字作上记号。

2.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3.指名读,正音。

4.重点指导:移、谋、焰、柴、易。

5.同桌相互讨论:看看你是怎样记住字形的?

6.师范读词语,领读词语。

7多种形式训练学生读词语,直到正确、流利为止。

四、学习诗句内容。

1.指名读,同学认真思考,了解大致意思。

2.教师讲解第1节的意思。

3.指名说第2节的意思。

4.教师范读第3节,讲解,并可借助实物演示,让学生体会一根和一把的概念。

5.齐读l~3节,体味含义。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173识字5教学设计二,二上识字5,希望对你有帮助!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6

教材说明

?识字6》选自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是数量词的归类识字。教材把数量词集中在四幅不同的画面中,让学生感受美好的景色,感受美好的生活,并初步感知不同事物的数量词表达方式。

学生分析

对于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而言,识字课并不陌生,他们已经积累了许多识字的方法和经验。本班学生当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牛能够留意生活中的汉字,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但也有个别学生识字量少,在认记汉字上缺乏灵活性。所以在教学上要以点带面,让他们在互教互学中扩大视野,体验与伙伴合作的乐趣,增强集体凝聚力。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认读14个生字,掌握“海。军”两个字的读写及运用。

2.根据书中提供的数量词的用法,能把身边的事物用数量词表达出来。

3.通过朗读,感悟情境,发挥想像力,在叙述的周时,语言得到训练。

4.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兴趣。

5.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设计思路

本课共四个小节,通过每一小节不同的内容展示出四幅不同的侧面,而四个小节的形式都是相同的,所以在设计这一课时,我采用“教、扶、放”的方法。首先,以第一小节为例给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朗读想像中感悟景色的美丽,然后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自主识字。在第二小节的处理上,我扶助学生在想像、质疑中感受画面,再渗透前一个小节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摸清思路后自己学习第三、四小节,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贯穿其中。

在巩固识字上,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在轻松、有趣的玩耍中学,激发兴趣、巩固知识,增加参与的积极性。

在指导写字上,注重学生的写字姿势、执笔方法,并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做到正确端正、整洁。

课前准备

卡通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我们刚刚度过了五一长假,在这个假期里,老师跟随旅游团出去旅游了,这节课我想把我旅游的景点介绍给你们,如果你们觉得景色优美,还可以向别人推荐。

二、朗读、体验情境

1.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识字6》,看看都要去哪几个景点参观?你们先试着自己读读课文,要是遇到不认识的字,我们就请拼音帮忙,或问问你的同桌,把它读会,看看谁读得又快又好。(学生自己试读。)

2.师:同桌之间互相读,仔细听一听他哪里读得好,你要向他学习,读得不好的地方,你要帮他纠正,看看哪桌的同学合作得最出色!

3.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现在谁愿意站起来读一读啊!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像一下,你都看到了哪些景色?(指名每人读一节。)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了不起,没用老师帮忙,就把课文读会了。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夸夸自己吧!

?通过几种朗读方式,让学生感知文中所描述的不同画面。】

4.师:老师也想读读这美丽的景色(范读第一小节),你想像到了什么画面?(指名说。)

?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让学生充分练说,尊重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的情感体验。】

三、随情境自主识字

1.师:同学们想像的景色真美,看看你们想像的和老师想像的一样不一样?

出示多媒体课件,教师对画面加以描述:这是一幅美丽的海边景色,蔚蓝的大海上行驶着一艘威武的大军舰,岸边停靠着一条小帆船,海鸥在大海的上空自由飞翔,海滩上有许多美丽的贝壳。同学们,来到这里你最想干什么呀!

(点击出:句一词一字。)你们要把他们的名字记住。

师:去掉拼音小帽子,你们还认识吗?谁愿意当当小老师教教大家。(指派学生黑板前领读。)

用你们喜欢的方法记住这几个字,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强化已掌握的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

男女生比赛读,并给予评价,及时鼓励。(师鼓掌加油。)

2.师:我们刚刚欣赏完大海的景色,现在又到了一个景点,我先来问问大家,你们去过农村吗?请同学们读读第二小节,看看这里的农村和你见到的一样不一样?而且要一边读一边把生字朋友和不懂的地方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法画出来。

?尊重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师: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地方?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小村子去了解一下吧!(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一畦”、“一方”的意思。)你圈出了哪几个生字?这几个生字已经离开了课文,出现在大屏幕上,你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秧”、“稻”、“塘”,齐读、组词。)

你们觉得这个小村子美吗?如果你认为它很美,回家后就把它画下来。

?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游览了两处景点,我们不光看到了秀丽的景色,还学到了一种学习方法:先把每一小节读会了,再展开想像,感受画面的美丽,又认识了生字朋友,还给它们找了好伙伴。下面两个景点,老师想让同学们自己去游览。分小组自己选择你们喜欢去的.景点,希望你们能用到刚才咱们共同学习的方法。回来后,老师看看你们谁的收获最大?

123下一页师:哪个小组游览了第3处景点,先派个代表读读这一小节,其他小组来当裁判,看看有没有读错的地方。(指名读。)

师:通过交流,你们想像到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指2名学生)说说“一群”是什么意思?

你们想像得可真美,那咱们到那个地方去看看吧!

出示多媒体课件,师对画面进行描述:这是一幅江南水乡图,石桥下一条小溪在静静地流淌,小鸟在林间欢快地歌唱。这时画里来了两个生字朋友,也急着要考考你们。学第三小节的小朋友站起来一齐读一下,你们谁想当小老师,教教其他小组的小朋友们。(指2名学生)用“小溪”说句话。

教师小结:刚才游览第3处景点的小朋友,收获可真大呀!老师把漂亮的小米奇(图片)送给你们。游第4处景点的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也很想得到奖励,快派个代表读一读第四小节,其他小朋友也给他们当当裁判。说说看到了什么,也奖给你们一只小米奇(图片)。

刚才我们游览的时候,有一位叔叔扛着摄像机也跟你们去了,把你们看到的都录了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看。

出示课件。

师:你们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吗?画面上的铜号知道我们小朋友都很喜欢它,它走下来了,大家看看。(出示实物)摸一摸,记住它。但是“铜号”还想让你们记住它的名字。(课讲点击出“铜号”两个,学生字读一遍)

师:画面上还有一群红领巾呢,出示“领”字,想想怎样记住它,“铜号、领”,开火车读一遍。

?三、四小节放手让学生自学,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我们的列车旅游归来了,小朋友欣赏了四处不同景点的美景,我们的祖国真美啊!大家走了这些地方,一定很累了,我们来轻松一下,跟老师做一做动作。

四、巩固识字

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最喜欢‘宠物小精灵”了,今天老师把它们都带来了。(在板中出示“宠物小精灵”卡通图片)你们想和小精灵们交朋友吗?但是小精灵有个要求,谁想和它交朋友还必须把它背后的生字读出来,你们有信心做到吗?

指名读自己喜欢的小精灵背后的生字。

?让学生在自己喜闻乐见的游戏中巩固生宇,增强识字兴趣,体现主动学、玩中学的编排意图。】

让学生把教室里的物品用数量词说一说。

?对文中出现的数量词知识进行巩固,同时规范学生的语言。】

五、总结(略)

六、作业

师:请同学们回家后,把家里的物品用上数量词,说给爸爸、妈妈听。

?让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既是对原有知识的巩固,也是一项课外扩展活动,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发展空间。】

课后反思

本课通过引导学生想像画面、观察画面来领悟文中所体现的美丽景色。但文中的四处景物都是南方的景色,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使得学生的想像具有局限性,说得不够到位,在这一点上教师还缺乏指导。如能“以讲促说”可能比看画面效果要好些。

课间游戏我设计了一项师生互动环节,不仅达到了休息的目的,而且也是对数量词的巩固,在巩固生字这一环节上我选择了学生最喜欢的“宠物小精灵”卡通图片,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我认为我对学生的组织还不够,不能收放自如,在关注学生方面还需大大加强,真正走近学生,融入其中,才能建立师生平等关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并学习相关词语,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谚语,了解谚语的意思,读后有自己的想法。

3.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认读本课的10个生字。

2.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1.能深刻理解5条谚语所蕴含的道理。

2.通过收集谚语,增长知识,认识更多的.字,养成善于收集积累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上课伊始,教师播放童谣《拔萝卜》,和学生一起表演说唱,营造轻松和谐的语文学习氛围,为接下来的一系列语文学习做准备。

2.师:小朋友以前听说过拔萝卜的故事吧!今天老师和大家又听了这首有趣的童谣,哪位小朋友知道歌谣中的老爷爷为什么一开始没有拔出萝卜,后来又成功了呢?

生:……

(引导学生明白“人多力量大,要团结合作”的道理。)

3.师:今天我们的学习也要依靠小朋友们的集体力量,团结一心才能顺利完成,加油吧!

二、整体感知,读准字音

1.教师给学生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课文朗读,让学生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教师再放资源,让学生跟着模仿朗读,自行纠正语音语调。

3.师:小朋友喜欢电视上老师读的吗?你也来模仿一下吧,然后读给同桌听听吧!

4.之后教师点名让小朋友读,同学集体帮忙正音。教师播放资源,和学生一起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并进行有重点的教授。

5.小朋友,这么多的精彩的谚语,你最喜欢那一则呢?为什么呢?

三、朗读感悟,理解品味

1.教师请学生小组合作讨论对这些谚语的理解,之后逐一进行讲解。

(1)教师为学生出示512抗震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心齐,泰山移”的含义。

(2)教师为学生出示柴多火烧得旺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谚语“人多计谋广,柴多火焰高”的含义。

(3)“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难折断”。

教师请同学到前面来做实验:请一位女同学来折一根筷子,请班级最高最壮的男生来折一把筷子,看看结果。让学生从眼前的情景中明白道理: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容易”的反义词是“困难”。

(4)教师给学生出示植树造林防止沙尘的画面,帮学生理解谚语“树多成林不怕风,线多搓绳挑千斤”的含义。

(5)师:春天是怎样的景象?(百花盛开),出示画面,帮助学生理解“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含义。

3.教师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谚语,读给大家听,并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

四、教师小结

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了5句谚语,老师希望大家都将这些谚语铭记于心,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自己。

五、课外拓展

老师从别处又收集了几则谚语,大家课下也一起来收集吧,然后我们开个谚语发布会,看看哪位小朋友能结合自己的实际给我们讲一讲其中的道理。

(1)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2)众人划桨开大船。

(3)宁可做过,不可错过。

(4)让人一寸,行理一尺。

(5)两虎相斗,必有一伤。

(6)风大就凉,人多就强。

(7)一争两丑,一让两有。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篇8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自、己、东、西”4个字。认识新偏旁“学”

2、正确、流利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从小就要树立自主的思想,不依赖父母,自己学习生活的本领。

教学重点、难点

认字和练习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间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巧用谜语,引出新课。

1、教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非常喜欢猜谜语,猜出谜语的小朋友最聪明。今天,我们就先来猜两个谜语:

“脚像小扇子,嘴像小铲子,下水捉虾子,不湿花褂子。”(鸭子)

“飞得高,飞得低,扑到地上捉小鸡。”(老鹰)

2、教师引导,让学生说出小鸭会游泳和老鹰会飞翔的生活习性。

3、引导把学生的思维转到“小鸭子为什么会游泳,老鹰为什么会飞翔”上来,引出课文:小鸭子会游泳和老鹰会飞翔是生来就会,还是和我们小朋友学走路一样是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出来的呢?(让学生讨论)好,今天老师就要 讲一个故事,叫做《自己去吧》。(板书课题)听完故事,我们就知道了。

二、借说“故事”,巧讲课文。

(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把课文以一个故事的形式讲出来。

2、了解生字:大家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爸爸、妈妈听呢?好,教师就来教大家 讲这个故事。

(1)学生初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认几遍。

(2)老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3)抽卡片认读生字。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出示投影片,教学看图:小朋友们请看,图上画着两只鸭子,一只是小鸭子,另一只是鸭妈妈,它们都张着嘴巴在说什么呢?好,我们来听一听。

2、找出鸭子说的话,思考: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子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然后指名读,教师教读。

3、听了小鸭子说的话,妈妈又是怎样说的呢?

4、出示词语“自己”,读一读,然后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子自己去游泳?

5、小鸭子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思考:小鸭子为什么要学习游泳呢?

6、分角色练读,教师板书,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可以让学生联系实际,想一想自己在向妈妈提出某种要求时用的是什么语气,妈妈的回答又是什么语气,读后评议。

7、在教师提示下,让学生试背第一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看图、思考:图上画着谁和谁?老鹰蹲在石头上,而小鹰却在飞,想不想知道他去干什么了?

2、让学生自学第二段,然后指名读、教读、齐读。

3、本段小结:小鹰在听了妈妈的话之后,就没让妈妈带他去,而是非常勇敢地自己去试一试,结果小鹰真的学会了飞翔。

4、分角色练读,注意语气,然后再朗读。老师板书。

5、在教师提示下,让学生试背第二段。

第二课时

一、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二、识记生字,先让学生观察字形,然后一起评字、组词,让学生口述笔画、笔顺。

随着生字“学”和“风”的学习,认识偏旁“学字头”和“风字框”。

3、教师范写,学生描红。

4、注意“己”字第三笔不出头,“风”第二笔是横折弯勾。“去”、“会”、“学”用已经学过的笔画和偏旁识记。

三、复习检查,表演课文。

1、检查要求学会和会认的字,指导学生齐背课文。

2、表演“故事”。

四、总结全文,实践导行。

小鸭和小鹰通过自己勇敢的尝试,分别学会了游泳和飞翔。那么,是不是我们也应该自己学会做一此些什么呢?比如:书包自己背,文具自己收,自己的房间自己整理等。

五、学会“故事”,回家讲演。

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小朋友和父母听。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通用8篇相关文章:

识字三教案精选5篇

蛇幼儿绘画教案通用8篇

运礼物盒教案通用8篇

消防站教案通用8篇

我是谁幼儿园教案通用8篇

安全《防溺水安全》教案通用8篇

大大班绘本教案通用8篇

大班科学《空气》教案通用8篇

太阳与风的教案通用8篇

关于幼儿诗的教案通用8篇

识字木和土的教案通用8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7908